English

出版界流行“寻根问祖热”

2000-11-0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戴书伟 我有话说

在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书市上,多家出版社纷纷推出了“姓氏谱”系列:现代出版社、华艺出版社联合推出的《中华姓氏谱》,东方出版社的《中华姓氏通史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的《中华姓氏史话》,气象出版社刚刚重印的《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》。一时间,一股出版姓氏谱的热浪扑面而来。

在推出新书的同时,各家出版社也展开了宣传大战。现代、华艺打的是“权威牌”: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出版首发式;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、社科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李学勤担任主编,中国史学会秘书长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童超任常务副主编,各卷作者均为国内著名历史学家、中青年优秀历史学者;并称这是“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、全面、规模宏大的中华姓氏谱丛书”。东方出版社则打出了“漂亮”牌。该社推出的《中华姓氏通史》,有近100页的彩页,堪称精美,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吸引读者。该书的策划者之一邱运华先生强调:我们的读者不是搞研究的学者,而是一般的老百姓。

而一些自称“财力不足”的出版社也以独具的特色加入了大合唱。据江西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游道勤介绍,《中华姓氏史话》是该社“中华姓氏文化丛书系列”的一部分,另外,《百家姓始祖画传》也开始进入运作阶段。《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》的责任编辑、气象出版社的俞卫平女士认为,气象出版社不求全求大,强调的是实用性。

那么这些书有销路吗?中国编辑学会理事、现代出版社的何连生编审乐观地告诉记者:中国国家大,人口多,单姓李的就有9千万人口,买书的按0.1%算,也会有9万的读者,即使是一些小姓,在中国的总量也不少,所以,销量不成问题。对于当前的同业的竞争,何连生显得底气十足,“我们不怕竞争,有比较才会有鉴别”。他介绍说:“这次首批推出的10卷本每卷印数为10300册”。

《中华姓氏通史》的策划者邱运华介绍说,该套丛书首批推出13卷,每卷印数为2万册。他认为,书价虽高了些,但内容丰富,装帧精美,销量应该没问题。他介绍说,截止目前首批新书已收到订单1万多册。

气象出版社编辑、《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》的责任编辑俞卫平介绍说,该书前三卷第一次印8000册,这次又重印了5000册,销量肯定没问题。

新千年伊始,“姓氏谱”为什么会这么火呢?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、《中华姓氏谱》撰稿人之一、山西社科院李吉教授认为,有以下几条原因:

一,姓氏文化学术价值高。家谱学本身属历史学,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。而姓氏文化又是家谱学的一个分支。研究家谱,可以探寻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轨迹,补充正史,有很高的学术价值。

二,社会价值高。今年5月4日-5日,江泽民总书记在参观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时指出: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收集、研究族谱,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。研究家谱可增强民族凝聚力。海外华侨都有宗亲会组织,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,寻根问祖之风越来越盛,台湾同胞的祖先96%来自祖国内地,研究家谱,也有利于祖国的统一。

三,盛世修谱是传统。改革开放以来,民间修谱风很盛,其中增添了许多现代内容。家谱起到了教育子女、光大祖先的教化功能。经济发达后,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改善了,就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。

四,一些人富裕了以后愿意留名后世,于是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同族人做些好事。

五,出版界出于经济利益考虑,学术界出于研究文化的考虑,共同形成了眼下的“家谱热”。

针对眼下的“姓氏谱出版热”,俞卫平女士认为,这种热不会持续很长时间,因为市场是有限的,何连生和邱运华都认为,竞争不可避免,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,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